而就現場狀況與網路討論,我也觀察到一些現象。
Photo Credit: CATCHPLAY提供 夏醫師第二支掀蓋手機Ericsson T28 電影中夏醫師所拿的第二支手機就是當年最帥氣的Ericsson T28,因為由金城武代言,會購買這支手機的人幾乎都是男性,會有種拿了這款手機就會和金城武一樣帥氣的錯覺。Photo Credit: CATCHPLAY提供 4月24日與醫院封院同日登陸的柯吉拉颱風 柯吉拉颱風是2003年第一個颱風,從4月9日在海上生成後,直到4月24日剛好與醫院封院同日登陸台灣,移動速度緩慢且強度逐漸削弱,所以在台灣只有造成普通雨勢的風雨,之後就移動到日本九州。
Photo Credit: CATCHPLAY提供 每星期三出刊,千禧年最流行的八卦週刊 電影中響週刊主要是影射2001年創刊的台灣《壹週刊》,當時每星期三出刊的《壹週刊》是台灣半數人口的八卦來源,一早就能在便利超商買到,八卦越聳動就越快賣光,買完都會帶去學校跟同學分享。Photo Credit: CATCHPLAY提供 《疫起》讓人憶起千禧年的種種,從醫護人員角度看封院 《疫起》的背景設定在2000年左右,為了要讓觀眾快速回到過去,在電影中加入許多令人佩服的小細節,像是因角色設定而拿不同款式的手機,菜鳥護理師比較沒錢就拿Nokia 3310,記者有傳中文簡訊的需求就分配給他小海豚手機,導演在安排道具時也有將手機的特性與功能考慮進去很細心。每期週刊的封面都是當時最熱門的話題,除了明星藝人的私生活之外,有時也會揭露政治人物的醜聞,直到2018年就停止紙本出版改為網路媒體,到2022年又重新以網路版營運。當時和平醫院的新聞每天播送,從封院到醫護人員集體罷工,原本只能從旁觀的角度間接了解疫情狀況,電影帶領觀眾從醫護人員第一人稱視角深入和平醫院內部,更能深刻體會當年封院造成的巨大影響。Photo Credit: CATCHPLAY提供 記者用Motorola CD928小海豚手機 電影的八卦記者金有中,拿的是Motorola CD928小海豚手機,也是在千禧年左右當紅的熱賣手機,可以輸入中文還可以改機變成透明機身,在機身裡加上跑馬燈,來電時就會有聲光效果很搶眼,推測金有中拿這支手機應該是方便中文輸入隨時將資訊回報給編輯台。
3310待機最長可以達到744小時,當時使用這支手機可以2天充一次電,長時間在醫院執勤時也不用擔心手機沒電聯絡不到。當年的新聞聲勢被封院掩蓋過去,所以可能讓人印象不太深刻。」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於當地時間約下午4時30分抵達丹麥史克里斯楚普(Skrydstrup),丹麥首相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外交部長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國防部長艾里曼-顏森(Jakob Ellemann-Jensen)到場迎接。
數月以來,澤倫斯基尋求先進噴射機,盼於繼續在烏東對俄展開激烈反攻之際,能夠提升以前蘇聯時代戰鬥機機種為主力的烏克蘭空軍。荷蘭首相:荷蘭、丹麥承諾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 荷蘭首相呂特20日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來訪時表示,一旦滿足移交條件,荷蘭和丹麥確定會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荷蘭丹麥將提供F-16,澤倫斯基檢閱戰機讚歷史性決定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0日對於荷蘭和丹麥作出對烏克蘭提供F-16戰鬥噴射機的「歷史性」決定表示歡迎。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呂特5月曾表示,荷蘭正在認真考慮移交F-16戰機一事,但不確定他們可移交多少架,以及何時移交。烏克蘭預計有數十名飛行員接受培訓,但上週坦言,將無法在今(2023)年秋季或冬季用上F-16戰機。
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辦公室表示,澤倫斯基會與即將卸任的呂特於愛因霍芬(Eindhoven)一座空軍基地會面,但未提供更多細節。澤倫斯基20日在荷蘭南部愛因霍芬一座空軍基地與荷蘭首相呂特的聯合記者會中說,這項決定「絕對具有歷史性意義、深具影響力並且激勵了我們張弘遠強調,中國對台經貿施壓可視作其對台戰略一個輔助性質手段,因為經濟脅迫會傷害台灣經濟,也會傷到中國自己,這種「傷人又傷己」手法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總統蔡英文也甫於4月7日結束「民主夥伴共榮之旅」返抵台灣,蔡英文在這趟外交行程出訪友邦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期間過境美國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許家豪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對台貿易壁壘調查起訖時間點與台灣總統大選一些關鍵日期相關,過去明明有很多時間點可以討論相關議題,卻是巧合地接上這些時間點,對岸試圖透過經濟脅迫影響選舉意圖十分濃厚。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國打經濟脅迫牌,分析:對台表達政治不滿 (中央社)中國對台發動貿易壁壘調查,調查起訖時間相關總統大選日期。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這天,恰逢民進黨中執會通過提名黨主席賴清德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持續對台經貿施壓也恐有適得其反效果,反而激化台灣人對於中國不滿的情緒。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國12日宣布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經濟部長王 美花(前)13日在立法院表示,經濟部立場是經貿往 來應該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如果在不設前提之下, 中方要來跟我們磋商,我們也願意跟他們磋商」。日前其再宣布,調查涉及產品從立案時2455項調整為2509項。
分析指出,經貿脅迫目的在表達政治不滿,試圖達成干擾效果。「經濟收買人心這條路線走不通了」,許家豪指出,從馬英九政府時代開始,中共持續地透過經貿紅利試圖贏得人心,2016年、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佐證這條路線走不通了。
中國商務部在4月12日宣布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涉及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可延長至明年1月12日。記者提問,中國拋出貿易壁壘調查,是否判定這些行為是介入選舉表現,陸委會給予肯定答案。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詹志宏。推估後續對台經濟脅迫、以商圍政等作為仍會持續,不過對台施壓會有更多比重放在軍事威嚇、外交戰場上。中國商務部在4月12日宣布對台灣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涉及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可延長至明年1月12日,也就是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前一天。圖 為王美花列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
另台灣禁止進口中國產品範圍近年來有擴大趨勢,調查涉及產品從立案時2455項調整為2509項。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2年4月13日 中國打經濟脅迫牌,業界:盼兩岸多溝通降低衝擊 (中央社)中國對台灣發動貿易壁壘調查,涉及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調查涉及產品增為2509項。
在選後提出調查結果,可以視選舉結果調整作法,畢竟對岸單面讓利是事實,其有較大主導權,倘若台灣總統大選當選人非其期待,中共可輕易地使調查結果成為一個「懲罰」。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中國對台發動貿易壁壘調查,調查背景其實已存在20多年,現在才提出中國產業受到損害,從經濟學來說實在「不合理」,若真有衝擊也早該調適過來了,所以實在很難避免以商圍政的聯想。
陸對台貿易壁壘調查,陸委會首次表態:干擾選舉 (中央社)中國對台發動貿易壁壘調查,調查起訖時間高度相關總統大選日期,陸委會判斷,出於政治動機,顯然企圖以經濟脅迫干擾選舉。中國商務部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調查涉及產品從立案時2455項調整為2509項。
「對台施壓將有更多表現在軍事、外交上」,張弘遠說,對台施壓為整體戰略,相較於經貿施壓,軍事、外交等方面將讓台灣感到更多承壓,包括台海軍演次數增加、爭取邦交國轉與中國建交等,這些也有中國作態給美國看的成分。業界認為,兩岸互為重要貿易對象,期待兩岸多加溝通、改善氣氛,降低產業衝擊。經濟脅迫是對台戰略一部分,這股施壓力量不會消失。顏慧欣指出,中國內部經濟欠佳,透過民族主義情緒施壓台灣釋放內部壓力,也是其想要的結果。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對《中央社》分析,經貿施壓是中國對台整體戰略一部分,對於台灣總統大選的觀察和走向,推估對岸也和台灣選民一樣,看到的是動態、流動的民意,選舉期間任何事件都有可能構成選情影響,如何打經貿脅迫這張牌,「我想北京作法會很謹慎」。她認為,從貿易壁壘調查到反傾銷立案調查,或是先喊停某些台灣產品進口中國又再開放,這些作為若以經濟脅迫去界定,目的都在表達政治不滿,試圖達成一些其所想要的干擾效果,影響台灣輿情走向。
中國對台發動貿易壁壘調查,啟動調查時間點與結束調查時間點高度相關台灣總統大選日期。這是陸委會第一次定調貿易壁壘調查為對台介選行為。
台灣、中國都在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國際氛圍對於台灣非常有利,中國對台發動貿易壁壘調查也可達到其所想要的干擾目的。中國商務部在8月17日記者會對外宣布,初步調查顯示,台灣對陸貿易限制措施違反WTO關於「非歧視原則」、「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規則
分析指出,經貿脅迫目的在表達政治不滿,試圖達成干擾效果。推估後續對台經濟脅迫、以商圍政等作為仍會持續,不過對台施壓會有更多比重放在軍事威嚇、外交戰場上。圖 為王美花列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詹志宏。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國12日宣布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經濟部長王 美花(前)13日在立法院表示,經濟部立場是經貿往 來應該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如果在不設前提之下, 中方要來跟我們磋商,我們也願意跟他們磋商」。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這天,恰逢民進黨中執會通過提名黨主席賴清德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
中國商務部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調查涉及產品從立案時2455項調整為2509項。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2年4月13日 中國打經濟脅迫牌,業界:盼兩岸多溝通降低衝擊 (中央社)中國對台灣發動貿易壁壘調查,涉及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調查涉及產品增為2509項。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國打經濟脅迫牌,分析:對台表達政治不滿 (中央社)中國對台發動貿易壁壘調查,調查起訖時間相關總統大選日期。張弘遠強調,中國對台經貿施壓可視作其對台戰略一個輔助性質手段,因為經濟脅迫會傷害台灣經濟,也會傷到中國自己,這種「傷人又傷己」手法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